如何成功探索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2021年7月8日
本期嘉宾
嘉宾:陈奕
职务:人力资源总监
简介:国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CCDM职业规划师、英国IPMA国际职业认证培训师。曾有职业学校教师、民营企业创业团队经验,现任外资广告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对组织变革、团队建设、职业发展规划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职业指导理念: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嘉宾:许贝丽
职务:首席职业指导师
简介:杨浦区首席职业指导师团队成员。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知识经验的积累,热心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为区域内的求职者及大专院校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取得了一定成效。职业指导理念:用心工作,快乐助人。
主持人:新一周的“12333在线”又来啦!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嘉奇,节目编辑培培,欢迎各位新老朋友光临《12333在线》。今天互动的主题:如何成功探索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我们的节目也同时在新浪微博进行直播,大家搜索微博用户“上海12333”,欢迎在每条直播贴上评论或转发,我们期待看到你的观点与见解。
主持人:在找工作的时候,希望有更高的收入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一直没有发现合适的岗位,该怎么办呢?
许贝丽:
更高的收入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与求职者自身的经验和能力相匹配的。忽视自身的能力是否与岗位匹配、在缺乏职业经验储备的条件下,一味地关注“意愿”是脱离实际的,需要切实的计划辅助落地。
主持人:想找一个“喜欢”的领域,但是兴趣爱好与自己的专业不符,该选择“专业”还是选择“兴趣”?
陈奕:
职业兴趣是指人们稳定持久地喜欢某种职业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不仅仅是喜欢而已,还要稳定地投入并能获得正反馈。保持长期兴趣,除了喜欢,还需要结合擅长,持续投入,提高兴趣转化率。在工作当中源源不断地收获成就感是保持长期职业兴趣的有效方式之一,持续提升自我效能。在考虑如何选择“喜欢”的领域时,不能仅仅秉持唯“兴趣爱好”论的思路和方向,简单认为只要有兴趣爱好,就能够所向披靡,稳定且高质量投入岗位,建议有类似想法的求职朋友,在“爱好”与“专业”中,要结合现实的求职能力,更务实地选择力所能及的机会,也许更重要。
主持人:怎样去探索合适的就业岗位?
许贝丽: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确定自己的目标岗位之前,先要对自己和外部职业世界有一个了解。“知己”其实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包括:职业兴趣的探索、性格的探索、价值观的探索、职业技能的探索。“知彼”就是了解自己所想要了解的行业、职位的具体情况。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质方面全方面的对自己和你所关注的岗位有一个了解,选择起来就有根据了。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借助素质测评类工具启发思路,同时更需要广收各招聘网站和企业网站的岗位信息进行储备和比对,辨析岗位的初步选择和试错方向。
主持人: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简历上应该体现哪些内容呢?
陈奕:
一般简历上体现必备型内容和亮点型内容两个板块。必备型内容包括姓名、联系方式、住址、教育背景、工作(实践)经历等;亮点型内容包括个人优势所在,比如成绩排名、知识宽度、学干经历、实践经历等等。通过简历“打造”和“呈现”与岗位相匹配的竞争能力和个人意愿等。
主持人:我想投某个岗位,怎样在简历中体现自己与这个岗位相匹配的部分呢?
许贝丽:
在较为了解企业情况和岗位需求的基础上,明晰企业的择人标准和考量维度,建议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号入座”:
(1)自己的性格:行为风格和特征。企业关注的是:性格与目标岗位是否合适
(2)职业价值观:期望从工作中得到什么。企业关注的是:价值观与企业文化是否匹配。
(3)心理素质:能够产生工作结果的心理素质。企业关注的是:责任心、主动性、同理心、抗压性。
(4)专业技能:跟岗位的核心工作高度相关的技能,比如英语秘书,专业技能就是英语口译。
(5)通用技能:跟职场密切相关的技能,比如英语秘书,通用技能就是PPT制作。很多专业性门槛较低的岗位,会重点考察这个类型的技能。
主持人:怎样使实践经历成为简历上的一个亮点呢?
陈奕:
实践经历包括实习经历、实践经历、学干经历等,可以体现自身技能、素质、性格等要素。核心要点是:不要写空泛的职责,而是尽可能体现具体的工作任务。
在描述工作任务的时候尽量使用(形容词)+动词+名词 如:(迅速)组织团队成员、(主动)提出个人建议。描述结果的目的是为了突出程度或者水平,在描述的时候要注意数量化或者具体化。如:完成5000份问卷调查、减少了客户咨询电话的等待时间。体现效率、提升效益、节省成本。
主持人:在把握简历的制作风格上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许贝丽:
简洁:没有花花绿绿的颜色,没有华而不实的内容;清晰:重点突出,凸显个人优势项,可以有个人标签;可以适当使用图标、表格。
主持人:在简历的布局上有什么讲究吗?
陈奕:
简历的模块化很重要,模块之间边界清晰有助于HR的阅读。模块化的前提是内容逻辑的清晰。各模块形状一致,整体边界对齐。简历当中的字体一般使用宋体或微软雅黑,大小可以适当变化,有利于HR抓取线索,行距为1.5倍。
主持人:除此以外,简历撰写还有什么其他的注意事项吗?
许贝丽:
很多求职人员在简历的设计上花费很多心思,但是还可能因为细节问题,导致功亏一篑,例如:是否有错别字,不要成为减分项;照片选择要恰当,不要成为否决项;联系方式一定要正确,确保不停机、不关机;接听及时且有礼貌。
主持人:准备一份简历是不是就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了呢?
陈奕:
简历当中体现的重点信息应与你所投递的岗位相匹配,不同的企业、岗位关注的重点会有所区别,所以针对不同的岗位应对简历所体现的重点有所调整。让HR能快速地“搜寻”到自己想要的重点。
主持人:下面由嘉宾开始回复网友的问题。
提问人:近期哪里有招聘会啊?
许贝丽:
你好。招聘会各区、各街道都会不定期举办,街道乐业空间也会有相关的咨询、培训、指导等活动。具体可以关注“乐业空间”公众号,每周活动都会有预告。
海海:本科毕业希望能就业,但是开学就大四了,对职场还是缺乏认识,也很难找到合适的短期实习,怎么办?
许贝丽:
海海同学你好!对职场的认知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对工作环境的熟悉、人际关系处理的方法、对岗位工作内容的了解和掌握等等。这些可以通过了解招聘简章中的岗位职责、实习、职业生涯人物访谈等多个渠道去了解。当然,通过实习去沉浸式地进行体验是最直接、有效地了解职场的渠道。目前正值暑假,有很多单位在招实习岗位,可以通过学校、老师、同学、各区公共就业部门、街道职介部门去搜集实习岗位,也可以关注“乐业空间”之类的公众号收集实习岗位的信息。如果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择业目标,建议可以多行业、多岗位地进行实习,并在实习的过程中了解公司、行业的发展潜力、上升通道、行业必备的专业知识、需具备的心理素质,以及与你的性格、兴趣、价值观是否契合。在多方面了解外部和自身的情况之后才能对将来的择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毕业在即,加油!同学!
黄瓜:市面上很多“运营助理”、“市场助理”之类的实习岗位名称是什么意思?
陈奕:
相同的岗位名称在不同行业、甚至同一行业的不同组织中含义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工作内容、团队角色、价值目标等内核的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可以在面试时适当提问,比如:“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公司对于这个岗位的期待是什么”来判断。如果是实习岗位的话,可以确认下是否有留用机会,以此判断岗位设置的具体期待。
饶饶:一个职业可以做一辈子吗?
陈奕:
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业形式和职业选择越来越多元化,对于是否一个职业可以做一辈子,也是由个人选择、职业能力和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决定的,所以不认为有什么标准答案。但是当我们做一份工作的时候,专注其中,定会带来收获。所以一辈子我们追求的未必是不是一份工作,而是在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上有长足的发展、发挥自己的价值。
职场新人常感迷茫:怎么样的岗位算适合自己的岗位呢?
陈奕:
人岗匹配是用人单位的重要课题,也是求职者最关注的问题。实际上,探索自己的职业偏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经常需要我们通过实践去逐渐发现。对于职场新人来说,经验积累需要机会,首先客观列出自己能力所及的岗位选项。然后再筛选出自己最希望优先考虑的具体方面,比如“行业形势”、“晋升空间”、“人际关系”、“薪酬待遇”等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不过我们也会发现,一开始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的岗位,努力精进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就感,可能就会觉得越来越适合。总而言之,抛却空想、积极行动起来,相信适合的岗位就会越来越清晰的。
simplify:如何平衡工资和稳定呢?
许贝丽:
simplify你好!工资与稳定的关系似乎一直都是职场上一对“矛盾”的存在。高收入往往意味着大挑战,而稳定的工作往往对应稳定的工资收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一般来说,这与个人的性格、价值观、目前所处的人生阶段有相当大的关系。对于一位新手妈妈而言,幼小的宝宝、家庭的需求可能是她人生目前阶段的侧重点,也许她就会选择“稳定”;对于一位刚刚毕业的学生,尤其是急需挑起家庭经济重担的年轻人,他也许会更侧重“收入”这个方面。建议你不妨梳理一下自己的情况,看看你目前的需求是什么,是稳定的工作?有上升空间的收入?还是经验的积累或资源、知识的获取?在明确自己需求的情况下,工资与稳定的关系可能就不再是一个困扰了。
1123:上司难相处怎么办?
陈奕:
人际关系确实是不可回避的日常。您的问题由于不知道场景很难去具体分析,但是我想改变自己比改变他人要可行,因此我们是否以这样行动来改善您的困扰。
首先可以真诚地与上司沟通,确认自己在工作方法和待人接物上是否有改善的空间,不论什么原因造成您有这个困惑,都是可以带来自我成长的第一步。
另外,接纳不同个性特点的同事,善于发现亮点,也是一门了不起的功课。我们通常说的好的沟通方法,实际上不是一种单一的模式,而是能够找到适合沟通对象的独特的模式才能事半功倍。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的困扰,快快乐乐的工作。
主持人:谢谢大家踊跃参与,一个小时总是那么快,如有职业困扰可前往杨浦区就业促进中心职业介绍管理部(江浦路726-728号、55213047)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