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后的职场风险抵御2020年11月26日
本期嘉宾
嘉宾:朱晴
职务:职业指导师
简介:杨浦区就业促进中心职业指导师,以真诚之心架起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桥梁,点滴间捕捉细节,帮助求职者共同探索和挖掘自身优势,找到就业方向。从事职业指导以来,多次参与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取得一定成效。职业指导理念:了解更好地你,才能找到更合适的工作。
嘉宾:陈颖
职务:就业服务指导专家
简介:现任某人力资源公司HR总经理,10年+相关工作经验,曾供职于国内外知名中大型集团企业HR总监、企业管理咨询师,中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市级就业服务指导专家、杨浦区职业指导专家团启航导师,荣获2019年度杨浦区最佳赋能启航导师。工作指导理念:专注就业,为你职导!
主持人:新一周的“12333在线”又来啦!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嘉奇,节目编辑培培,欢迎各位新老朋友光临《12333在线》。今天互动的主题:35岁以后的职场风险抵御。我们的节目也同时在新浪微博进行直播,大家搜索微博用户“上海12333”,欢迎在每条直播贴上评论或转发,我们期待看到你的观点与见解。
主持人:职场出现哪些预警,提示我已经到了中年危机?
朱晴:
1.工作“螺丝钉化”,对职业环境的变化缺乏感知;
2.被过去经验束缚,主动学习动力下降;
3.只重视专业技能,缺乏管理能力;
4.在家庭的压力下对新机会缺乏勇气。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做出正确的职场策略,就很可能会被企业淘汰。
主持人:意识到职场危机该如何突破?
陈颖:
每一个当下的不在乎或者无所谓,在时间的积累下都可能变成日后无法挽回的损失。每天做着机械重复的工作,工作内容始终一样,没有挑战,自己也不觉得有危机感。这样的人生很容易陷入危机。很多人根本不愿意思考,也不愿意行动,当危机和风险来临时,才悔恨当初的失误决策。如果觉得现在的工作很舒服,那就得警惕了,如果觉得现在的工作很没意思,那也得警惕了。大概率情况下,要么是在增加无效经历,要么就是在做低效重复的工作。
怎么破?应该更多地去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个性优势,总结在长达10年的工作经历中积累的重要经验,并且抱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去学习新知识、去认识新的人、去挑战新的工作。坚持,然后重复,再坚持,再重复,时间会带来最好的回报。
主持人:你是否构建和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
朱晴:
身在职场,不同职位等级的人,所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具备的眼光和思维模式同样也有差别。每一个不同层级的人,也存在不同的知识结构。层级越高,你看问题的眼光和思路就要越高,你的整体知识结构层次也要向上发展和突破。不然,你的能力只停留在基层操作的层面上,职位自然也难以上升。
主持人:35岁以后,梦想的难以实现容易让人迷茫?
陈颖:
35岁以后,职场人总会遇见这样或那样的焦虑,但是,我们必须调整好心态,从容地去面对,积极地去应对,勇敢地去克服,不要让焦虑影响了我们正常的判断,影响了我们的工作状态。
主持人:我已经35岁了,我应该怎么办?
朱晴:
面对“下坡路”,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迎难而上。第一种方法,用持续“上坡”取代“下坡”,努力成为“少数精英”。
挑战“下坡路”的核心,就是在工作岗位上,提高自己的职场核心竞争力,把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到一个无法被轻易取代的水平,这个核心竞争力包括业务水平、沟通表达能力、统筹管理能力、人脉关系资源等,这些是你能持续保持一个高段位的重要砝码。
第二种方法是努力发展你的第二曲线,也就是发展副业。如果你一生只有一份职业,那你的职业发展趋势一定是“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落期”四个阶段,不可避免走“下坡路”。
所以多去想办法发展副业。我们可以在自己的相关领域中进行转变,也可以选择180度大转变,去完全不同的领域发展,比如现在的自媒体大V们,最早的一批就是从记者、编剧、作家转行过来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万物皆可杠”,“斜杠青年”越来越多。
这样做,当现在事业的“下坡路”到来的时候,你或许已经走在另外一条“上坡路”上。
主持人:35岁的我应该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
朱晴:
1.花时间做规划
越是感觉工作与生活失衡,越说明我们需要重新花费时间与精力,来审视和规划生活与工作。首先,你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不仅仅是工作目标,也包括生活上的目标(比如有时间陪伴家人、做一个身体健康的人等等),你可以有好几个目标,将它们统统列下来。
2.形成日常惯例,减少意志力的损耗
在不同时间选择做什么事也会损耗意志力,选择本身就会让我们觉得更加疲劳。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把一些定期的活动固定下来,成为自己生活的惯例,例如,每周四的晚上去健身、每周六的下午和家人在一起。等形成日常惯例以后,我们可以自觉完成活动,而避免将宝贵的意志力损耗在选择上。
3.学会有效休闲
要平衡工作与生活,人们不单要学会更有效地工作,也要学会如何有效地休闲。休闲时间不在长短,而在于质量。高质量的休闲,最重要的是你的主观体验,它应该是让你放松的,而不是无聊和空虚,也不是依然忧虑着未完成的工作。
主持人:下面由嘉宾开始回复网友的问题。
Merry:请教一下: 外企商务类中高级岗位,40岁后如何再就业,谢谢!
陈颖:
1、要重新梳理好你的个人简历,包括个人信息,教育经历,工作经历,项目经验,自我评价等;
2、选择网络上较有名气的招聘平台进行注册及简历投递;
3、在投递简历时选择与个人求职意向相符的行业及岗位;
4、中高层岗位经历,可以通过猎头来进行工作岗位推荐。
珊珊:跳槽后,被分配到自己不擅长的工作任务,建议怎么做?
朱晴:
保持一个学习的状态,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的不擅长大多来源于自己对工作内容的陌生,通过业务学习,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内容,能很大程度上缓解自己的不适应和不擅长。那么,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向同部门的同事请教一下,他们的经验可以帮助自己更快地调整状态。
兔哥111:怎么判断自己现在的工作是不是已经到了“天花板”?
陈颖:
1、你感觉自己对工作和岗位的热情度是不是持续性在降低,没有工作动力?
2、公司的经营状态是否良好,人员流动是否频繁?
3、公司新进的员工是否平均年龄都比你小很多?
4、生活和家庭压力是否让你变得害怕工作的变动?
娜娜:37岁一直从事一种职位,目前待业,想问下,能否转行,可行吗,谢谢老师!
朱晴:
建议在待业的时间学习一门专业技能,可以的话考取一些意向职业的相关证书,这些都能帮助你在转行的路上走得更顺畅一些。
mamazi-:求教,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职场跑道?
陈颖:
首先,你要明确自己的求职意向,什么行业,什么职能岗位,了解这个岗位在市场上的平均薪酬。其次,可以通过相关的招聘平台进行简历投递,从而进一步地了解。若你已经有一些工作经历,可以确定自己是否喜欢?是否还想在这个的行业或职能继续深耕?如果自己有其他的岗位意向,建议多听取在这个行业的前辈们的意见,多了解该行业目前的发展情况。
维特:跳槽面试的时候被问原因,应该怎么回答?谢谢!
朱晴:
有几点建议可供你参考:
第一,真实情况真实回答(家庭、个人发展等);
第二,现实问题委婉回答(薪资、人际问题等);
第三,少说套话,真诚最重要。
明月:请问老师!通过怎样的方式,让自己的技能多样化?自己在重复的劳动中,怎样使自己的劳动不会觉得枯燥。
陈颖:
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及工作安排,报读一些与自己工作有关或有浓厚兴趣的课程或培训班,通过完成学习精进自己的技艺,在未来也可以作为自己的“斜杠人生”的一个选择;
每天相同的作息和工作流程难免会让我们觉得日子无聊且枯燥。可以在工作中挖掘一些自己不擅长的技能点或是你的同事擅长而你却不擅长的方面,在工作时间之余,自己搜寻知识点,增强自主学习的意愿。
aaa:请问要怎么突破自己现在的知识结构呢?有什么具体方法推荐吗?谢谢老师。
陈颖:
知识的获取方法有很多种:
1、利用碎片时间打开一些可以听、说、读、看的软件;
2、每天给自己设定一个看书的时长目标,阅读感兴趣的书籍;
3、确定自己的兴趣或工作中自己缺乏的技能点,找合适的培训机构进行学习;
4、和前辈或过来人交流来获取知识。
打工人:工作了10多年,无效的工作经历还是占了大部分,要怎么寻求改变呢?
朱晴:
我们将10年的工作经历做一个回顾,进行职业分类,抽取它们的通用技能。从这些已经掌握的技能为出发点,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俗话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小小黄:杨浦区最近有什么招聘活动吗?
朱晴:
可以关注公众号:“乐业梦空间”。公众号里有招聘会预告、岗位招聘、就业课程分享、就业动态等等一系列的公共就业服务。
迷茫人:老师您好,我大学专业是电子商务,后来几经波折觉得性格合适就做了会计,也早已过了中级资格,但是总感觉自己是男性而职业特点是女性占大部分,再加上待遇也比较低尤其是跟IT 互联网等轻易就高薪的行业比较,自己信心就严重不足,导致怀疑人生,各种状态也不好,工作多年基本没有提升。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而自己却还在迷茫着,也想改变但又感觉无能为力,难免引起一些不安情绪。请老师帮忙分析指点下我该怎么办,谢谢!
陈颖:
您好!360行,行行出状元,行业、职能的不同势必有着不一样的社会地位或收入。工作我们要做自己有把握的,自己有兴趣的,能够长久去摸索的。综合你所说的互联网、IT、会计这几个岗位,前两者对于年龄,技能,体力都是高要求,会计虽然收入不如前两者,但它的特点在于长久,专业性强。你的工作状态不好可能是因为你开始因此感到焦虑了,建议综合地看待各个岗位,隔行如隔山,如果想要换一个行业再从零开始,那更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有需要的话,建议您可以前往附近的就业促进中心,找专业的职业指导专家进行进一步了解。
主持人:谢谢大家踊跃参与,一个小时总是那么快,如有职业困扰可前往杨浦区就业促进中心职业介绍管理部(江浦路726-728号、55213047)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