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场的指南针——职业规划2020年7月23日
本期嘉宾
嘉宾:郑佳君
职务:心理咨询师
简介:作为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与职业规划辅导老师,曾经在不同行业管理岗位深耕十余年,长期致力于失业人员的职业辅导与规划,擅长于在受访者家庭背景及个人成长方面挖掘其潜力、改善其关系,使其尽快提升自身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变化,更好地成为社会职场所需要的一员。职业指导理念:开发心理资本,成为更好自己。
嘉宾:赵亮
职务:职业指导师
简介:普陀区就业促进中心职业指导师,二级心理咨询师。 从事职介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职业指导经验。职业指导理念:诚心服务,用心做事。
主持人:新一周的“12333在线”又来啦!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嘉奇,节目编辑培培,欢迎各位新老朋友光临《12333在线》。今天互动的主题:浅谈职场的指南针——职业规划。我们的节目也同时在新浪微博进行直播,大家搜索微博用户“上海12333”,欢迎在每条直播贴上评论或转发,我们期待看到你的观点与见解。
主持人:为什么一定要做职业规划?
郑佳君:
不管学历高低和能力强弱,都应该有自己的规划,而不是由别人规划,盲目听从长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或者随便投简历投中了什么做什么。一来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这样的工作概率会越来越低,可能往往会让你觉得找工作怎么这么难?二来这些工作往往跟自己真正想做的、要做的没什么关联,类似这样来的工作可能都很难做得长久,自己也会身心疲惫,从而感慨工作怎么这么没意思?更容易陷入找不到“好”工作的怪圈。
主持人:做职业规划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赵亮:
一是你自己:你能做什么(目前的学历技术能力和能调动的资源允许你做什么)?你喜欢做什么(你的兴趣爱好和一直以来的理想是什么)?你想做什么(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个平衡和调整,理性地思考自己目前,今后和将来想做什么)?
二是社会需求:我们今天的很多岗位放在十年前甚至五年前还都不存在,这是社会分工精细化和生产力提升的结果。我们要试着了解现在社会的需求,不能抱着十年二十年前甚至更早的想法去求职的。
主持人:职业规划的意义是什么?
郑佳君: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本质是劳动”,我们处于一个人际社会的互动中,工作其实已经占了其中很大的份额,所以职业发展的好坏对一个人的生活品质、个人成长、家庭和谐甚至恋爱交友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如何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整体规划,是我们需要放在人生规划的高度来思考的。在职业上获得了满足和成就感,我们才能拥有更高品质的生活,这也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所在。
主持人:职业规划的好处是什么?
赵亮:
职业生涯规划本质上是一个基于心理学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改变和升级,是需要终生进行的事情,每一次规划都是对自己当前情况的盘点总结和未来几年目标和路径的设计,需要最大化地整合挖掘可利用资源,对自己和工作多一份认识和规划,人生就多一份掌控感,少一份慌乱和迷茫。这也是在当今不断变化的时代里,为自己增加安全感的一个方法。
主持人:职业规划的目的是什么?
郑佳君:
职业规划有两个主要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找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人岗匹配,适合自己。先要弄清自己想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自己的兴趣、才能、学识适合干什么。可以通过可靠的量表工具,来评估职业倾向、能力倾向和职业价值观,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找到人岗匹配的匹配点,也叫职位切入点。
第二个目的是为了通过规划求得职业发展,制定出今后各个阶段的发展平台,并且拿出攻占各个平台的计划和措施,然后针对所在的市场状况、行业前景、职位要求、入行条件、培训考证、工作业务、薪酬提升等付出自己的努力,从而使自己的薪水和职位得到提升,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能收获成就感。
主持人:怎样进行职业规划?
赵亮:
1、网上有各种各样的文章和视频,会给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但都仅供参考,不要变成“乱花渐欲迷人眼”,成为你不知道怎么开始做的借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管是否已经进入职场,从现在开始做都不晚,请开始做你的“职业规划”;
2、请一定明白这是你的工作,你的职业规划,要拿出自己负责的态度。哪怕你参考了父母的意见,网络的言论,但最后下决定做选择的还是自己,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无论结果是好是坏,都是人生的一种经历和财富,请不要轻易气馁、妥协、抱怨或者放弃,永远不变的是变本身,你最需要做的是根据变化进行调整,从而适应你的职场生活;
3.从拿起笔在白纸上写下第一个字开始,或者打开word文档打出第一个字开始,你就已经成功了,我们害怕的往往是从想到做的这个过程,开始做了,就已经是成功了一半,先梳理自己的优点,缺点,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喜欢做什么,再梳理职场环境,行业,公司,岗位,有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主持人:兴趣爱好永远是职场最大的动力!
郑佳君:
我们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解决生存问题,每个人自己的兴趣爱好将成为职场的源动力。无论何时,都应当重视自己的感受,如果忽视内心真实的需要,那么即使找到了工作也难免差强人意。兴趣爱好并不单单是眼前的,也可以是长远的一个目标,为了找到心仪的工作,我们需要不断付出努力。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跟做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状态是不一样的,愿意为之付出的心态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从工作到职业,就是一个找到自己喜欢的与之吻合匹配的工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付出努力,做出调整以适应这份工作的过程。
主持人:心理资本让你拥有超越自己的能力!
赵亮: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难免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生存和发展,这时决定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
人的发展、成功和幸福不仅需要环境和社会文化等,更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掘个人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心理资本是将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心理学的角度拓宽管理视野,掌握帮助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和心理辅导的技术,引导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工作,从而激发团队活力和激情,促进工作绩效提升。
心理资本是贮藏在我们心灵深处一股永不衰竭的力量,是实现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对学术界、应用领域和普通大众都有震撼效应 。由于人的潜力巨大,所以相对于资金、市场和技术资本而言,心理资本的升值空间是最大的。心理资本可以带来决定性的竞争优势。拥有过人的心理资本的个人,能承受挑战和变革,可以成为成功的员工、管理者和创业者,从逆境走向顺境,从顺境走向更大的成就。自信、乐观、坚韧的人,勇于创新,敢于创新,能够因地制宜地将知识和技能发挥到最大限度,成就自己也成就企业。
主持人:心理资本包含几个方面?
郑佳君:
心理资本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希望:一个没有希望、自暴自弃的人不可能创造什么价值。
乐观:乐观者把不好的事归结到暂时的原因,而把好事归结到持久的原因,比如自己的能力等。
韧性:从逆境、冲突、失败、责任和压力中迅速恢复的心理能力。
主观幸福感:自己心里觉得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情商:感觉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进行自我激励、有效地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组织公民行为:自觉、自发地帮助组织、关心组织利益,并且维护组织效益的行为,它并非直接由正式的赏罚体系引起。
主持人: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赵亮: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无限的潜力,这一部分的开发便是让自己成为更好自己的过程,说起来貌似很复杂,其实归纳起来很简单,第一步,接纳自己,不管是自己好的地方还是需要提升的地方,都是自己;第二步,去了解了自己。接纳了自己,就是改变的开始,而改变可能只源于抬起腿的那一瞬间,我们往往花了太多时间去想怎么抬腿,却忘记了直接抬起腿,我们总能找到新的落点;第三步,尽力而为,不是竭尽全力,是做自己可以做到的最好,而不是应该做到的最好,慢慢找到自己的节奏,相信你一定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主持人:下面由嘉宾开始回复网友的问题。
离职事项:公司高管人员离职,提前一个月申请后,到时公司还未批准,如何处理?
赵亮:
公司不让员工辞职,属于违反劳动法的规定,员工只要依法提前书面辞职就可以离职。如果员工依法提出辞职后,单位以各种理由拒绝员工的辞职请求,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小豌豆:如何规划职业生涯?
郑佳君:
1、关注我们今天的直播,今天的内容可能就能帮助到您;
2、打开任何一个搜索引擎,或者知乎,天涯,B站等等搜索相关内容,任何可以帮到自己的部分都可以去尝试;
3、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想做职业规划,想清楚了,直接去行动,GOGOGO!
一颗番茄:面试时被问到职业规划,应该怎么回答?谢谢。
赵亮:
如果确实已经有非常明晰的职业规划那是最好,但职业规划要符合现在所应聘的岗位,否则会适得其反。如果之前没有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也不要紧张,可以诚实告诉面试官目前虽然没有制定职业规划,但如果有幸能够通过这次的面试,得到这份工作,可以帮助自己确定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
库娜哦:还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要怎么做职业规划呢?
郑佳君:
首先因为我不清楚你目前的具体情况,比如是大学生,应届毕业生,还是失业人员,因此可能无法特别针对性地回答到你的问题,只能给出一些相对普遍的建议:
1、如果不清楚你想做什么,那么首先还是要搞清楚自己想做什么的,毕竟你的工作是你的工作,这是你人生的一部分,任何人包括父母都不能代替,所以一定需要你自己好好地、认真地去思考和感受。当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去思考,第一肯定是自己的专业,毕竟你的专业代表了你最大的资源,学历的履历,老师和同学,以及你当初选专业的初衷;第二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不是简单的喜欢,因为喜欢不会长久,并且经常会更改,但兴趣爱好是你可以为之付出努力精力时间金钱依然能够坚持下去的事情,所以只有这样你的工作(谋生)才会转变成职业(与爱好结合);第三如果自己不是很清楚,那么去找一些自己向往的行业的目前的从业者,听听他们的抱怨,听听他们的牛皮,综合自己的想象当中的该职业,做出考量;
2、做职业规划其实现在网络上各种媒体上都有很详实的资源,但所有的资源归拢来不过是三个方面,一是你自己,你想做什么(目标),你能做什么(能力),你可以做什么(适应);二是社会实际可以提供的岗位资源,毕竟时代变迁如此之大,你不去了解它就永远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我可以做的工作;三是找到你和岗位之间的契合点,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找职业规划师,或者做一些效度信度都比较高的职业测评,从而作为一个有效的参考值,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
3、第三点其实是最重要的一点,请停止去想,立刻行动,哪怕是打开网页搜一下“职业规划”,或者搜一下自己感兴趣的岗位和工作的内容和要求,都是成功的第一步,JUST DO IT比任何心灵鸡汤都重要。
找工作:最近找工作屡屡碰壁,该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我现在对面试都产生了恐惧?
郑佳君:
1、首先问问自己,我找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一个人完成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己内在的核心动力,如果这个核心动力本身是有问题的,那么你就会接连不断地为自己“制造问题”,只有为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才会去努力去争取;
2、其次,找工作不能盲目,简历乱投一气,感觉只要自己符合对方设置的最低标准就投,完全不去管是什么行业,什么公司,什么岗位,那么基数(分母)越大,自然感觉自己失败的概率越高;
3、这里就要谈到一定要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了,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为了目标可以去努力提升什么?如果实在不清晰,可以去做一些职业特质方面的测评作为参考;第二步是弄清楚与个人特质最匹配的岗位是什么,其次考虑行业和公司,然后了解自己应聘心仪岗位的优势和差距分别是什么,有针对性地制作自己的简历。每一份简历都是你的“衣服”,就跟你在不同场合会穿不同的衣服一样,向不同的公司投递简历,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内容,而个人特质和岗位匹配的部分是需要再三强调的;
4、最后想说的是,人类所有的情绪包括恐惧最终的目的都是来帮助我们的,恐惧是因为害怕,我们会害怕失败是因为想要成功,想成功是希望自己能够找到好的合适的工作,所以恐惧本质上也是一种动力,来帮助我们看清自己对成功的渴望,所以感谢自己的恐惧,把手放在心口,跟自己的恐惧在一起好好待一会,告诉它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让自己的内心来给予答案。
提问人:30岁了,要怎么做职业规划?
赵亮:
职业规划主要是指根据个人的兴趣、性格特点、内在潜能来确立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并根据自身情况对未来职业生涯制定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职业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随着年龄和工作经验的增长而不断调整的。当然职业规划越早做越有利,防止在职业生涯中走弯路。您目前已经30岁了,相信通过前期的试错,应该对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所感悟。30岁是而立之年,也应该已经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识,可以把个人能力和理想方向综合起来,制定一份适于自己的规划。建议先从短期规划入手,然后逐步对中长期目标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确认。职业规划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至关重要,希望您能够重视职业规划的制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泡芙:今年大二,请问法学本科生应该做哪些职业规划?已知大三考司考,大四考研,这些算吗?
郑佳君:
关键还是看你最终想选择的职业道路是哪一条?公检法律师还是其他的相关职业,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去规划更有效。当然我们知道多一张证书总是多一份资本,但这份资本是给你未来职业加分还是让目前的你更焦虑,还是需要自己来好好权衡一下。
momo:职业规划建议多久做一次?应该包含哪些方面?谢谢老师
赵亮:
您好,职业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是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变化调整的。职业规划没有固定的周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常用到的职业测试工具有:1、职业锚(价值观)测试;2、DISC,MBTI职业性格测试;3、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4、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等等。职业规划只是为以后的职业发展确定一个方向,起到一个指引作用,并不是说规划好了,成功就接踵而至。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职场路能走多远,还要靠一个个脚步积累。
吃鱼的咩啊咩啊:咨询人际关系!就每天非常辛苦工作,部门吉祥物。但是领导就是……比如同一份工作,我做完就是应该的,别人就是好辛苦呀
郑佳君:
我们人有一种特质叫做“选择性关注”,我们关注的都是跟我们内在想法相关的部分。留心的话,你可能会发觉,自己是这么想的,结果就会这么发生,发生了之后这种结果会被强化,下一次就自然而然的继续发生了。然后会觉得越来越辛苦,一种掉到坑里好像永远出不来的感觉。
打破这种“强迫性重复”的心理状态说简单不简单,说难可能也不难,比如当领导再一次说“这是应该的时候”,笑着对领导说,谢谢领导的肯定,然后仔细看一下领导的脸色,找到跟以往不同的表情,转变可能就开始了哦!
主持人:谢谢大家踊跃参与,一个小时总是那么快,如有职业困扰可前往普陀区就业促进中心职业指导管理科(武宁路1036号、62547410-6)进行咨询。